聚焦电动自行车“成长烦恼” 小遛助推打通“发展堵点”

发布时间:2024-01-29   来源:网络   阅读:1774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电动自行车以其方便、快捷、易学易用的特点逐步取代了自行车,成了许多家庭居家必备的近距离出行主要交通工具。

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普及,停车难、充电安全与收费等相关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在老旧小区,由于缺乏统一的充电设施和规范管理,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和停放问题更加突出。这不仅影响了居民的出行便利,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面对电动自行车遭遇的“成长烦恼”,如何打通产业链发展“最后一公里”?

“建议引入辖区内有实力和实际运营经验的第三方企业,参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打造社区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惠民建设项目。”近日,“交通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成功入选浙江省宁波市民生实事项目,宁波市鄞州区人大代表、浙江小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遛”)董事长朱波建议发挥“企业力量”,参与民生实事项目,打通“发展堵点”。


电动自行车遭遇“成长烦恼”

随着城市的发展,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了大容量公共交通的平衡因子。它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补充,而是一个重要元素,一旦缺少,整个城市交通系统多模式间的平衡和调节机制就不复存在,不同交通模式的优势互补将难以实现。

电动自行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其遭遇的“成长烦恼”也较为明显。

相关数据显示,宁波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436.46万辆,但是符合消防安全规范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和设施的数量严重不足。其充电安全与否关系到千家万户。

朱波和团队通过调研走访发现:电动自行车在老旧小区的使用率较高,但充电设施不足,导致居民需要自行寻找充电场所或私拉乱接电线进行充电;大部分居民对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需求强烈,他们希望有一个安全、方便、快速的充电方式;居民对第三方企业建设社区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的接受度较高,认为这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聚焦电动自行车“成长烦恼”,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宁波市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管理规定》在宁波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民呼我应,民呼我为。

宁波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于近日闭幕,18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经过全体代表票决,最终15项民生实事项目出炉。其中,“交通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成功入选宁波市民生实事项目。

其指出,完成1000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驿站”建设,每个“充电驿站”配置10个充电接口,预期每天可为20万辆次以上电动自行车提供安全充电服务。


多方协作打通“发展堵点”

如何助推这项民生实事项目的建设?

朱波表示,可以通过宁波市鄞州区的“试验”,为其提供“经验”。

为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提高聚焦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防范意识,该区消防救援大队、应急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开展了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强化责任落实、开展排查整治、广泛宣传教育等举措,深入住宅小区、社会单位,重点就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飞线充电”、违规停放占用堵塞消防通道、停放地点堆放杂物等隐患问题进行排查整治。

在此过程中,消防部门分成多路,深入快递站、外卖员集散点等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开展检查,检查有无飞线充电、有无违规停放等违法行为,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此外,消防部门还采取“边检查、边走访、边宣传”的模式,联合其他部门,深入辖区居民住宅小区,对居民住宅小区楼栋内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私拉乱接充电、占用堵塞消防通道或安全出口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集中治理。部分小区基本实现电动自行车停放有序、充电有地、价格合理,惠及了老旧小区居民用户。

在朱波看来,该举措通过“区内+区外”共建共享、“居民+达人”民主自治,更好地统筹联动、融合打通、形成合力,构建资源矩阵联动机制,推动老旧小区与未来社区建设无缝对接和有效接轨,从而实现老旧小区更好地融合赋能,激发未来社区的生命力和生长力。


“企业力量”参与民生实事项目

在这项民生实事落地的过程中,作为人大代表的朱波也在思考“企业力量”的参与。

“确立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建设的政策和机制。”朱波建议充分听取和考虑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在对第三方企业,包括资金投入、技术保障、运营管理等方面考察后,由其提供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与方案,包括建设规模、选址规划、运营模式等内容,并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社会、环保效益进行预测和分析基础上,在老旧小区引入有实力和实际运营经验的第三方企业参与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实施。

面对“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突出的消防安全问题,朱波建议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督导下,可以由第三方项目承接服务企业投资,在辖区内的小区周边建设具有短路保护、自动报警等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柜,特别是在选址方面,应充分考虑居民的便利性和小区环境的影响,有效实施“环境革命”。

针对“乱停车”现场,朱波建议划定集中停放区,实现规范有序停车,由第三方项目承接服务企业投资,在充电柜附近建设配套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区。

朱波的建议,源自企业近年来的“实践心得”。

其创办的小遛是一家经营共享电单车的民营企业,成立于2017年。其以电单车为载体,以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与大数据为依托,针对3至5公里中短途出行痛点提供民生出行服务,同时也为落地投放城市探索和提供智慧交通短途出行系统化解决方案。


如今,小遛现有市场业务覆盖了全国100多个城市,拥有超6000万骑行用户,提供了10亿多次安全服务,相当于绕地球56000多圈。

这也为朱波参与“交通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这项民生实事,提供了底气和信心。

“符合项目要求的电动自行车,可在车辆端通过‘北斗定位+RFID感应’实现强制用户在集中停放区还车,并且通过AI摄像头智能识别实现‘停放角度必须按照指定方向,90°垂直顺序摆放’。”朱波表示,在小遛的日常运维中,其以“限定骑行区域”“指定点位还车”“沿街90°规范还车”“先戴头盔再骑车”等核心技术,辅以小遛强大的全国性驻地运维团队进行日常巡街维护,有效解决了城市内电动车违规骑行、乱停乱放的顽疾。

这也为解决电动自行车“成长烦恼”提供了借鉴意义。

朱波期许,小遛的经验,可以为电动自行车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将继续努力,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放心的服务,不断发挥小遛智慧,贡献小遛力量,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